Mentors 2016-2017

Clinical Research Jason Wong Introduction Jason from Med4. An energetic person who enjoys talking, teaching and above all, thinking. Research Interests The role of retinal imaging techniques in diagnosing & prognosing systemic diseases Designing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ies Use of online data collection platforms in optimising data collection & analysis  …

View More Mentors 2016-2017

五福臨門的啟示:立「預設醫療指示」

在中國,死亡這個話題似乎是個禁忌——從小父母就教導我在長輩面前,或喜慶節日時,萬萬不能提「死」這個字。但中國人對死亡的看法又是否如此一面倒地負面呢?相信大家對「五福臨門」這個成語一定不陌生吧。無論在過年過節時,由或新婚壽宴上,都不難找到「五福臨門」這句祝福語。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五福」指的是什麼呢?「五福」源自《書經·洪範》,指的分別是長壽、富有、健康、美好德行和善終。原來早在中國遠古,善終已被如此重視。 對於作者來說,擁有一個美好的生命終結同樣與財富健康一樣重要。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醫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和儀器去維持病人的生命,如心肺復甦法、人工輔助呼吸、血液製品、心臟起搏器、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等。這些治療被統稱為「維持生命治療」。治療後,有些病人可以痊癒,但也有些病人,尤其是末期患者或失去意識的長者,對治療可以沒有絲毫反應。在後者的情況下,「維持生命治療」只能延遲病人的死亡。不能治癒他們之餘,更可能為病人帶來額外的痛苦。那麼,在這個情況繼續使用機器和藥物維持生命,究竟是救人還是害人? 在繼續之前,讓我們先來看看下面的故事。 「陳先生,84歲,男性,有高血壓、糖尿病和復發性缺血性中風病歷,需要臥床,大小便失禁,要依靠他人餵食。醫生曾與陳先生的家人見面商量為老人家插入餵食管,次子和女兒皆說:『爸爸不會想插入餵食管的,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曾告訴我們,他寧願死,也不要被插入餵食管。』但是數個月後,陳先生病情惡化陷入昏迷,無法進行人手餵食。陳先生的次子和女兒得知父親的病情惡化,並很快便會過身。他們理解情況,並同意繼續保守治療。但是,陳先生的長子在第二天出現,並堅持要開始管飼,理由是:『我不想他變成餓鬼。』臨床醫生不肯定他是否應該拒絕長子的要求。」(摘自【醫學倫理個案集】) 在陳先生的案例中,他曾經表明餵食管餵食令他感覺生不如死,另外,管飼亦有進一步令病人誤吸的風險。更何況陳先生的身體狀況已經是不可逆轉,無法痊癒。陳先生長子卻依然堅持管飼,顯然不符合病人的最佳利益。在這種病人家屬和醫生各執己見的情況下,往往會進入兩難的局面,爭執不下。 這些情況看似束手無策,但其實是可以提早避免的。只要是年滿十八歲、精神能自主及知情的病人,皆可訂立「預設醫療指示」,表明在「病情到了末期」、「持續植物人狀況或不可逆轉的昏迷狀況」和「其他晚期不可逆轉的生存受限疾病」[1] 時,希不希望接受「維持生命治療」。 死亡,是每個人都無可避免的。在我們仍然健康的時候,訂立「預設醫療指示」,向家人表明意願,不但可以免卻家屬和醫療人員的道德掙扎,同時也好保障自己人生「五福」中最後一「福」——安然離世的權利。 編者亦在此附上「預設醫療指示」的連結,以供各位參考及填寫:https://www.ha.org.hk/haho/ho/psrm/CEC-GE-1_appendix1_b5.pdf 作者:OT 編輯:米妮 校閱:胡令芳教授 資料來源:https://goo.gl/NjXWHn 相片來源:https://goo.gl/DZ3D8a [1] 指不劃入第 1 或第 2 類的嚴重、持續惡化及不可逆轉疾病,而病情已到了晚期,及生存受限,例子包括:晚期腎衰竭病人、晚期運動神經元疾病或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

View More 五福臨門的啟示:立「預設醫療指示」

幻肢新療法—如何結合新科技?

幻肢,指截肢後患者感覺被截除的肢幹依然存在。有人說大腦的感覺動作皮質(Sensorimotor cortex)出現「短路」是最有可能導致幻肢的原因。「感覺動作皮質」原本負責分析感官輸入(Sensory input)及發出執行動作的信號。但若截肢後,感官輸入與執行動作未能匹配,患者便可能會感受到疼痛(幻痛)、麻痺或發癢,大大困擾患者的日常活動。 那麼這些由幻肢所帶來的不適,又可以怎樣解決呢?本文將和大家探討迄今的各種幻肢療法。傳統療法固然包括鎮痛藥、抗抑鬱劑、針灸等等。但當上列的非入侵性療效用不足,醫生便可能會考慮脊髓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透過把兩個電極分別植入皮下以及脊髓旁,用電流刺激骨髓的神經傳導,便可干擾傳向大腦的神經衝動,減低幻肢的疼痛。 除此之外,著名美籍印度裔神經科學家維萊亞努爾·拉馬錢德蘭(Vilayanur S. Ramachandran)亦提出了有效而非入侵性的鏡像治療(Mirror Therapy)。做法是將鏡子放在受截除的肢體和健康的肢體之間,以創造受截除肢體的影像動作。當患者的眼睛將鏡像中正常肢體的信號傳導給大腦,移動正常四肢時便可同時讓幻肢也感覺正常,進而放鬆及減輕疼痛等癥狀。這種方法經濟且方便,家中只要有一面鏡子便可進行治療。 雖則如此,某些患者並不能僅僅依賴鏡像治療解決幻肢問題。鏡像治療對患者的專注力有一定要求——患者接受治療的時候必須安坐在一塊鏡子面前,而雙眼亦必須緊望鏡子。針對這個問題,中國康復研究中心進行了VR (Virtual Reality, 虛擬現實)技術的治療手法。他們把許多微小的電極放在殘肢(Residual limb)上,並為受試者戴上VR眼鏡,容許他們在虛擬現實用肢體做出不同動作。電極將不同動作的感覺經模擬後傳送至殘肢,繼而令受試者「感覺」到肢體的行動。 針對幻肢的特性,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聯同艾克斯-馬賽大學更成功在兩名受試者身上將幻肢的移動投射至機械義肢(Prosthetic limb)上,讓機械義肢做出受試者腦中的幻肢動作。普遍來說,高達七成半幻肢患者能主動地「移動」他們的幻肢,而當幻肢「移動」時,殘肢上亦會有相應的肌肉收縮。研究人員透過計算殘肢上的肌肉收縮,再投射到機械義肢,便可令機械義肢做出相應幻肢的動作。雖然此項目目前仍在試驗階段,但未來還是很有希望憑此解決幻肢帶來的癥狀。幻肢患者,或許很快便能像你我一樣,拋開不適之餘,更能跑能跳、掌控自如! 作者: 肯尼 編輯:米妮 校閱:莫仲棠教授 資料來源:https://goo.gl/wTdiRv 相片來源:https://goo.gl/WBExsn

View More 幻肢新療法—如何結合新科技?

電動代步車

一說起肢體殘障人士,我們便會立即聯想到以輪椅代步的他們。但隨著科技發展,如今除了輪椅或電動輪椅外,其實他們還有其他的代步工具選擇。 乍看下面的圖片,各位讀者是否覺得是一輛摩托車呢?其實,圖中所見的是一輛「電動代步車」(Mobility Scooters, Powered)。它的功能與輪椅(Wheelchair)大同小異,是供肢體傷殘人士使用的醫療儀器 ,並屬於復康輔助器材的一種。 電動代步車一般有三個車輪、一個腳踏和一個把手來控制方向,並如其名,是用電力驅動的。殘障人士電動代步車不需要像使用輪椅般大力推動輪椅前進,只需要維持腰背挺直的坐姿,用上身、肩膀和雙手的力量去控制把手,便可以操控。所以,電動代步車比起輪椅,更適合上身、手臂和雙手肌肉缺乏力量和持久力的人使用。 另外,使用者可以透過轉動椅子直接上下車。這比一般輪椅使用者要移動腳踏上下車方便,也更省力。因此,相比之下,電動代步車比輪椅較適合器官殘障和全身肢體傷殘人士使用,例如患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關節炎、肥胖問題等患者。他們不需靠椅背幫助維持坐姿,雙手有足夠能力控制把手;而他們的下身和雙腿尚餘部分活動機能,不需要完全以輪椅代步。 跟電動輪椅(Wheelchair, Powered)相比,電動代步車的速度也更勝一籌。電動輪椅的速度為每小時6-8公里,而電動代步車每小時則可以達至6.5-12.8公里。除此之外,電動輪椅普遍固定為四個車輪,而電動代步車則供不同車輪數目選擇。殘障人士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環境和日常使用,選擇適合自己的車輪數目。兩輪和三輪的電動代步車比較容易控制方向和轉動,而四輪的則比較穩定,較適合在凸凹不平的道路使用。 時至今日,雖然電動代步車有不少優勝之處,但在香港仍未能完全取代輪椅。現今證明電動代步車成效的文獻或數據不足之餘,電動代步車的車身也比輪椅長,轉動時的半徑更大,在人多擁擠的地方未必適合使用。在配套方面,一些專為輪椅使用者而設的設施,如殘疾人士洗手間,亦不完全適用於電動代步車使用者。因此,縱使電動代步車在外國已漸漸普及,在香港或許要留待數年後,才能看到它的蹤影了。 作者:Wing 編輯:米妮 校閱:莫仲棠教授 資料來源:https://goo.gl/p3W6xq 相片來源:https://goo.gl/images/pKvyzm

View More 電動代步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