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鬱藥的迷思-心病還需心藥醫?(上)

本港學童近年自殺事件時有發生,引起了社會大眾對精神病中一種——抑鬱症的關注。抑鬱症的成因主要與遺傳和外在壓力有關,患者會持續兩個禮拜或以上出現情緒憂鬱,對身邊事物失去興趣、失眠或嗜睡、食慾驟降或驟升、專注力減退、反覆想到死亡等病徵。根據衛生署2017年4月的數據,本港每100名成年人便有3人患抑鬱,可見其普遍性。那麼這些抑鬱症患者會求醫嗎?能痊癒嗎?

筆者想起身邊受抑鬱症困擾的朋友——當我勸喻他們主動求醫時,他們總不會一開始就答應。一方面,他們擔心被標籤為「精神病人」、「痴線佬」,另一方面,他們也對精神科藥物的成效存疑。究竟這些藥物會不會「食到懵」?「斷不斷到尾」?「會不會上癮」?事實上,究竟精神科藥物是如何運作的?讓我們一起來掀開「心藥」的神秘面紗。

要了解「心藥」的奧秘,就先有理解「心病」的成因。上週提過,當人遇到壓力的時候,身體便會釋出壓力荷爾蒙——皮質醇(Cortisol)。在正常情況下,壓力荷爾蒙會令我們進入「備戰狀態」,五官更為警覺、血壓上升、心跳加速、血糖新陳代謝加快。但是,過量的壓力荷爾蒙卻會弄巧反拙、損害腦部,尤其是腦部中掌管情緒、睡眠及記憶的區域,令腦部無法製造足夠的神經傳遞物質(Neurotransmitter)。神經傳遞物質平時就像大腦裏的郵差,把信息由一個腦細胞傳到另一個腦細胞。 但當我們承受過大或過長時間的壓力時,大腦缺乏神經傳遞物質,失去正常運作,不僅無法壓制負面思想,專注力和睡眠也會受到影響。在抑鬱症患者中,血清素(Serotonin)、去甲腎上腺素(Norepidephrine)、和多巴胺(Dopamine)這三種神經傳遞物質數量下降,引發起他們的抑鬱症病徵。

針對「心病」的成因,抗抑鬱藥主要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透過直接加強腦細胞之間神經傳遞物質的傳送,提升神經傳遞物質的供應;第二種促進腦部產生腦神經生長因子「BDNF」,以抵抗壓力荷爾蒙的攻擊,修復受損的腦細胞。可見,抗抑鬱藥並不是想像中的毒藥,而是大腦的補品,減輕受損腦細胞的負擔,使其得以休養。

下一回,筆者會繼續解答「心藥」之迷,想知道服食抗抑鬱藥會不會「食到懵」?會不會食一世?又會不會上癮?明天晚上請留意下篇醫學生文粹!

作者:0T
編輯:米妮
校閱:陳秀雯教授
資料來源:https://goo.gl/CPBWt3
相片來源:https://goo.gl/Ydrr5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