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鬱藥的迷思-心病還需心藥醫?(下)

俗語有云:心病還需心藥醫。世界衛生組織預計2020年,抑鬱症將會成為全球第二大重症,僅次於心臟病。隨著抗抑鬱藥在50年代初次面世,「心藥」由抓不住、摸不透,成為了看得見、摸得到的藥丸。上回講到「心病」的成因和「心藥」的運作原理,這回讓我們繼續探索「心藥」的迷思。

會不會「食到懵」?
上回提到,抗抑鬱藥的運作原理是補充大腦裏的神經傳遞物質(Neurotransmitter)。所以它不是會「食到懵」的毒藥,而是大腦的補品。抗抑鬱藥通常需要在開始服用後一個禮拜後才開始見效,有些患者更會在服藥初期因為未適應藥物而出現副作用如口乾、頭暈、疲倦等。以上種種容易令患者以為自己「食藥食到懵」,而半路放棄治療。但其實只要捱過了適應期,這些副作用便會慢慢消失。最重要的是,患者應該把服藥後的狀況詳細告知醫生,這樣醫生便可以就患者的身體適應情況,調校藥物的份量,又或是轉藥。

「斷不斷到尾?」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患者在症狀消失以後9-12個月內先不要停藥,以減低復發的風險。原因是雖然大腦已經恢復正常運作,能產生足夠的神經傳遞物質,但受損的腦細胞始終比正常的腦細胞脆弱。假如導致病發的壓力來源再次出現,容易令症狀復發。情況正如感冒初癒,我們亦不會馬上去通宵玩樂、做激烈運動,而會多休息、多喝水,以免再次生病。而持續服用抗抑鬱藥就像服用維他命丸一樣,補充對抗壓力的「腦力」。 在減藥的過程中,醫生會逐步調低劑量,患者只要跟從醫生的指示按時服藥,自然藥到病除。

「會不會上癮?」
抗抑鬱藥和鎮定劑及安眠藥不同,並不會令人上癮。患者在減藥的過程中可能會再次出現情緒波動和其他病徵,但並不代表上癮。上癮的特徵是出現耐受性,對藥物分量需求愈來愈大;這和減藥時由於身體未能適應產生的情緒波動是兩回事。當然,如果在減藥的過程中感到身體不適,可以跟醫生商量減藥的速度,甚至停止減藥,等待合適時機才考慮減藥。

隨著醫學的進步和人類對大腦了解的提升,現代研發的「心病」藥物為抑鬱病患者在黑暗中燃起了曙光。除了藥物治療外,患者更可以嘗試「心理治療」,例如「認知行為治療」、「靜觀解壓訓練」、「問題解決治療法」等, 雙管齊下。抑鬱症與其他疾病一樣,無疑會令人憂心,但並非「無藥醫」。若你懷疑自己或身邊人有抑鬱症的徵象,不要猶疑,主動求醫,解決方法可能比想像中簡單呢!

作者:0T
編輯:米妮
校閱:陳秀雯教授
資料來源:https://goo.gl/CPBWt3
相片來源:https://goo.gl/mE9QJ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