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啟齒的精神病?

走在香港的街頭,或許會聽到人們以「痴咗線」、「睇唔開」等字詞形容路過的精神病患者。
的確,隨著社會壓力的攀升,精神病在世界各大城市都更見普遍。我們的社會卻似乎視精神病為忌諱,對自身或親友的精神問題感到羞恥、避而不談,對傳媒上的精神病患者則標籤為如同暴力分子般可怕的罪犯。在2015年,全港接近五分之一的人口被診斷患有精神病,但當中僅僅三成人願意向醫生、心理學家或社工等專業人士求助。來到本主題的最後一篇,我們來探討精神病是否真的源自個人問題?抑或精神病其實和糖尿病、心臟病等一樣,由生理因素導致,亦可能發生在每個人身上?

事實上,導致精神病的原因各異,可以是來自身體異常,也可以和個人心理有關。現代醫學研究顯示精神病與基因和家族精神病歷史有著密切關係。各種基因突變,如單核苷酸多態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或拷貝數變異(Copy number variation,CNV)等突變,皆和患者的內在表現型(endophenotype)有著重要的關係。若有任何家族精神病歷史,也會提升患者的精神病引發率。普遍來說,病史上的精神病愈是嚴重,在患者身上的引發率便愈高。固然,個人性格和經歷對精神病的引發也有影響。若有完美主義思想、或性格較為執著,以及曾有不愉快的成長經歷、生活不順利等精神壓力,均會引致相應的生理反應。當體內產生過量的「壓力荷爾蒙」,如「皮質醇」(Cortisol),便會影響腦部和神經元的正常運作,更容易誘發精神病。

了解過精神病的成因後,我們來看看在社會程度上,為什麼中國社會上比西方國家更為避諱精神病呢?我們常常聽中國人提到「面子」,又言道「家醜不得外傳」。研究指出四分之三的香港人對居住在中途宿舍的人感到害怕,同樣有四分之三的精神病患者認為曾被標籤或歧視。當社會仍然對精神病患者心存誤解時,「精神異常」對於很多患者家人來說便是極度「羞愧」的事,儘量「收收埋埋」,能不提便不提。 對於患者,自身自尊也會下降,對他人隱瞞病情,最終無法得到協助和治療之餘,更可能被社會孤立。

在香港社會,或許精神病仍有一段時間會是「難以啟齒」的。要讓精神病患者更易啟齒、願意多與身邊人傾談,我們便需慢慢放下成見、撕下錯誤貼在他們身上的標籤。下一次遇到親友誤解精神病患者的時候,不妨和他們說說——精神病患者不是「痴咗線」,也不是危險的暴犯。他們不過是生病了,需要治療和關懷,和你我生病時,一樣。

作者:Wing
編輯:米妮
校閱:陳秀雯教授
資料來源:https://goo.gl/rbsW2G
相片來源:https://goo.gl/images/bpn3V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