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的「痕」跡 (下)

不少人心情緊張的時候都會有慣性的小動作,譬如咬手指、抓頭髮、騷癢等,可以轉移注意力並且減壓。上回講到壓力可以誘發很多過敏症狀,原來在某些人身上,「抓癢」的小動作也可以與神經性皮膚炎 (neurodermatitis) 有關:病症的實際原因暫時未明,但醫學界普遍認為這與患者本身的過敏問題及壓力有所關連,患者的痕癢只發生在可以用手抓癢的位置,用手難以觸及的位置大多沒有問題,結果患者總是感覺皮膚痕癢而不斷抓癢,越抓越癢,以為自己的過敏更加嚴重,心理壓力更大 。

另一種與壓力有關的類似病症稱為「人為皮膚炎」(dermatitis artefacta),患者每感到壓力就會透過撕走皮膚表層紓壓,而且大多集中在同一位置,久而久之令皮膚受損發炎;痕癢及過敏症狀會令患者倍感壓力,而繼續透過「搣皮」減壓,造成惡性循環。

壓力可以在皮膚過敏上反映出來,我們的腸胃道其實也是如此:在緊張場面肚子不聽使喚地絞痛起來,這情景應該對不少人也不陌生;老一輩常常調侃想逃避責任的人都會「詐肚痛」,原來並非全無根據。俗稱「腸敏感」的腸易激綜合症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是腸道過敏、腸臟功能紊亂或失調症狀的統稱,患者在沒有細菌或病毒感染,亦非大腸癌、慢性發炎等情況下,經常出現腹痛、腹脹、腹瀉等情況,一般在緊張時發作,排便後舒緩。

目前治療腸易激綜合症的方向主要為緩和病徵,並沒有藥物能直接根治疾病。英國一項研究顯示安慰劑療法 (placebo) 對近四成病人有舒緩作用:所謂「安慰劑療法」,即是向病人處方聲稱能舒緩腹痛,但無實際治療作用的假藥物,醫生同時向病人解釋病理,解答他們對病症的疑慮,病人甚至可以選擇接受心理輔導,這與治療其他由情緒壓力引起的過敏問題相似,最終目的是消除心理壓力,過敏病徵自然減輕。

所以,下次當你的皮膚、呼吸道或腸胃出現過敏,除了回想自己是否曾經接觸致敏原,也可以問一下自己有沒有受情緒壓力影響呢?

作者:Pink
編輯:米妮
校閱:黃至生教授
資料來源:https://goo.gl/b35G22
相片來源:https://goo.gl/MYue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