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耳朵「看」世界 (下)

上回說到失明人士能夠像蝙蝠一樣,利用回聲「看」世界。到底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他們用舌頭發出一連串像打響指般響亮的「滴答」聲,然後再傾聽這些聲音碰撞物體後產生的回音。那麼不同的回音又代表什麼呢?金屬的物件會產生柔和的回音,木質的回音音質發悶,玻璃則會產生尖利的回音。而這些回音的聲量大小則可以幫助他們判斷物件的距離。 對於缺乏視力的人來說,回聲定位是一項寶貴的技能。現今失明人士所用的手杖和導盲犬只能幫助他們探測地面上的障礙物,但是這種技能卻可以讓他們分辨出在視線高度(eye level)的物件,對於他們辨認物件位置有莫大的幫助。 加拿大一所大學的研究人員找來了有回音定位能力的失明人士協助研究。他們把小型米高峰置於實驗者耳中後,邀請失明人士在室外嘗試探索,看看他們能否感應到附近的物件,例如汽車、旗杆、樹木等,並錄下了他們發出的嗒嗒聲及回音。研究人員發現,失明人士聽到回音後,負責處理資訊的竟是腦部的視覺區域,而非聽覺區域。同時,研究對象不僅能辨認物件的形狀和動作,亦能解讀其他人產生的回音。另外,研究人員相信只要透過訓練,每人都有可能學會回音定位技巧。 回音定位之所以未能普及應用,主要是因為人類發出的聲納信號比動物發出的要慢得多、頻率也低得多。因此,人類只能用回聲定位法對大的物體產生心理影像;反之,蝙蝠和海豚就可以捕捉到非常細小的目標。雖則如此,有科學家仍然對進一步的研究充滿信心。他們假設,如果人類發出的聲波更快的話,是不是能夠大大提高回聲定位能力?那麼,能不能通過訓練提高聲納速度和頻率?最近就有研究人員在《聲學學報》(Acta Acustica)上發表文章,表示已經發現了一系列能夠被人類使用的聲波。同時,他們還制定了一套訓練體制,能夠幫助盲人以回波的方式來視覺化周邊環境。看來,用耳朵看世界,在不久的將來就可以實現。 作者:麻吉 編輯:米妮 校閱:莫仲棠教授 資料來源:https://goo.gl/JkpVHa 相片來源:https://goo.gl/JNRsv4

View More 用耳朵「看」世界 (下)

用耳朵「看」世界 (上)

相信大家都知道,蝙蝠可以利用回音來定位,在漆黑一片的洞穴裏找到方向。但是你們又有否想過除了蝙蝠之外,人也可以靠回音來引路呢? 雖然回音定位(echolocation)聽起來有點像一種超能力,但是加拿大最新研究發現,人類經訓練後能夠如蝙蝠或海豚般靠回音定位,「看見」周圍的物件。此能力如應用純熟,可以讓令失明或視障人士獨立生活,甚至行山打波踩單車、探索陌生的環境。 要學會用耳朵來看世界,首先要了解回音定位的原理。聲波(sound wave)是聲音的傳播形式,由物體(聲源)震動產生。譬如大家在空曠的山谷裏大聲喊叫後所聽到的「回音」,就是聲波在碰撞障礙物後產生的反射。蝙蝠可以透過回音辨識物件,是因為牠們能夠發出高頻聲波,在高頻聲波撞擊物件後,再改變其產生聲波的特性。海豚的回聲定位原理與蝙蝠相同——牠們身上一個部位用於發聲,另一部位接收迴音,再根據回聲的強弱,判斷前方障礙的遠近、大小,從而在伸手不見五指的環境中找到方向。 同樣道理,失明人士受訓後亦能利用這技巧「看見」周圍的事物。雖然用回音定位聽起來像是電影裡的「超能力」,但事實上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甚至你我平常已在運用。我們未必可以單靠回音定位來行動,但已具本能用回音分辨周遭的環境。比如說,我們若果閉上眼睛站在大教堂和隔音室,也能用聽覺分辨出兩者的空間差異。所以,能用回音定位的人只是將我們已經擁有的技能或多或少地融合在一起,提升到你和我所不具備的專業水平而已。 究竟「回音定位」可以如何在人類身上應用?請看下回分解。 作者:麻吉 編輯:米妮 校閱:莫仲棠教授 資料來源:https://goo.gl/JkpVHa 相片來源:https://goo.gl/CAQ8x5

View More 用耳朵「看」世界 (上)

難以啟齒的精神病?

走在香港的街頭,或許會聽到人們以「痴咗線」、「睇唔開」等字詞形容路過的精神病患者。 的確,隨著社會壓力的攀升,精神病在世界各大城市都更見普遍。我們的社會卻似乎視精神病為忌諱,對自身或親友的精神問題感到羞恥、避而不談,對傳媒上的精神病患者則標籤為如同暴力分子般可怕的罪犯。在2015年,全港接近五分之一的人口被診斷患有精神病,但當中僅僅三成人願意向醫生、心理學家或社工等專業人士求助。來到本主題的最後一篇,我們來探討精神病是否真的源自個人問題?抑或精神病其實和糖尿病、心臟病等一樣,由生理因素導致,亦可能發生在每個人身上? 事實上,導致精神病的原因各異,可以是來自身體異常,也可以和個人心理有關。現代醫學研究顯示精神病與基因和家族精神病歷史有著密切關係。各種基因突變,如單核苷酸多態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或拷貝數變異(Copy number variation,CNV)等突變,皆和患者的內在表現型(endophenotype)有著重要的關係。若有任何家族精神病歷史,也會提升患者的精神病引發率。普遍來說,病史上的精神病愈是嚴重,在患者身上的引發率便愈高。固然,個人性格和經歷對精神病的引發也有影響。若有完美主義思想、或性格較為執著,以及曾有不愉快的成長經歷、生活不順利等精神壓力,均會引致相應的生理反應。當體內產生過量的「壓力荷爾蒙」,如「皮質醇」(Cortisol),便會影響腦部和神經元的正常運作,更容易誘發精神病。 了解過精神病的成因後,我們來看看在社會程度上,為什麼中國社會上比西方國家更為避諱精神病呢?我們常常聽中國人提到「面子」,又言道「家醜不得外傳」。研究指出四分之三的香港人對居住在中途宿舍的人感到害怕,同樣有四分之三的精神病患者認為曾被標籤或歧視。當社會仍然對精神病患者心存誤解時,「精神異常」對於很多患者家人來說便是極度「羞愧」的事,儘量「收收埋埋」,能不提便不提。 對於患者,自身自尊也會下降,對他人隱瞞病情,最終無法得到協助和治療之餘,更可能被社會孤立。 在香港社會,或許精神病仍有一段時間會是「難以啟齒」的。要讓精神病患者更易啟齒、願意多與身邊人傾談,我們便需慢慢放下成見、撕下錯誤貼在他們身上的標籤。下一次遇到親友誤解精神病患者的時候,不妨和他們說說——精神病患者不是「痴咗線」,也不是危險的暴犯。他們不過是生病了,需要治療和關懷,和你我生病時,一樣。 作者:Wing 編輯:米妮 校閱:陳秀雯教授 資料來源:https://goo.gl/rbsW2G 相片來源:https://goo.gl/images/bpn3Vk

View More 難以啟齒的精神病?

心身症定身心症?

壓力「爆煲」相信大家都試過。上個月編者Pink亦提到過,我們在緊張的情況下,或許會發現身體同時感到不舒服。試想想你正要參加一個重要的面試時,肚子突然陣痛、腦子一片空白,而本已緊張的你感到更加緊張、愈緊張又愈發肚痛。這些反應或許難以理解,更可能會影響我們的日常表現,讓我們因其感到困擾。 醫學界將這些可能因情緒導致,或因情緒惡化的病徵稱為心身症(psychosomatic disorders)。當然,這些病徵(signs and symptoms)可能源於一些病理原因(例如真的吃了些不衛生的食物,導致肚疼),但壓力或情緒在中間也或許起了某些作用。儘管我們不能完全理解箇中原理,但壓力大時,腦神經元會產生更多傳送分子,從而刺激不同部位,導致病徵出現。產生的症候(sign)因人而異,主要有腸易激綜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類風濕性關節炎 (rheumatoid arthritis)、心臟病、高血壓、長期背痛等。這些症候都能源於壓力,而大部分都是能被量度的(如血壓指數、發炎指數)。 另一邊廂,有些因壓力引起的症候是不能被量度的。最普遍的就是一些不舒服的感覺(sensation),例如「頂住」的感覺。假如醫生未能找岀其他相關病徵,又懷疑跟壓力有關,這些症候便是身心症(somatoform disorders)。身心症的特點在於沒有任何能夠客觀量度的症候。譬如,小編在最近一次實習中,有一位病人感到喉嚨處「有嚿嘢」,但醫生在檢查中並沒有發現異樣。其間病人透露家裏最近發生了很多事,醫生便懷疑這與他的病徵有關,診斷其為癔病性室息感(globus hystericus),即是因壓力而岀現喉嚨不舒服的感覺。所以,那些感覺可以不是出於一些能被量度的症候,而是來自壓力。 雖然心身症和身心症在診斷準則上有所不同,但在兩者中,壓力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心靈和身體之間的關係非常奧妙,即使未被完全解釋,科學家們已經有了數個重要的發現。有研究指出壓力會影響內分泌系統的其中一部分的正常運作,名為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ypophyseal-pituitary-adrenal axis,簡稱HPA axis),令它分泌更多皮質醇(cortisol)。我們的內分泌系統能夠處理適當的壓力,但壓力過大時,過多的皮質醇便會引致種種心理病或身體不適。另一邊廂,若非壓力過大,內分泌失調(例如服用過多類固醇)也有機會導致心理病或抑鬱症。另外,能導致發炎的細胞因子(cytokines)也跟心理病有關係,導致心理壓力引起的發炎症狀和不適。當然還有許多許多有關的發現,未能在此盡錄。 從前,當科學家討論樂觀的態度能否幫助病人康復時,多數因缺乏實驗證明,難下定論。直至約三十年前,他們在腦中發現了一種蛋白質,名為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簡稱BDNF),並為這個謎團帶來了更多頭緒。BDNF幫助腦神經元生長和回復,在中風後的康復起到重大的作用。在2014年,有一個以中風老鼠做的實驗發現BDNF愈高,老鼠康復的進度愈快。有趣的是,透過量度壓力荷爾蒙指數,他們發現接受高強度復康訓練而壓力大的老鼠和接受低強度訓練而壓力小的老鼠,康復程度分別並不大。而康復最好的一組老鼠,則接受了循序漸進增強的訓練。它們BDNF指數最高,回復的活動能力也最多,壓力指數則在全高強度和全低強度兩組中間。因此,或許相比於BDNF,壓力對於病者康復的進度影響並非最大。當然,許多以此為基礎的療程仍在研究階段。將來會否被廣泛應用到不同病症上,只能靠未來的研究者們繼續努力。 所謂「你有壓力,我有壓力」,壓力人人都有。這不代表我們應該忽略它,把它當作微不足道的感覺或病症。反之,人人都有,其實代表著我們可以感同身受,理解及同理身邊人。一位美國醫生曾經説過,以前的自己並不明白病人為何會有身心症,直至自己因工作壓力腰酸背痛時,診斷為換上身心症,才明白情緒真的會導致生理上不能解釋的病徵或病楚,更明白了病人「有苦說不出」的感覺。 是身心症或心身症,是身、是心,別忘了兩者皆很重要,也需要我們好好照料! 作者:Jack Wills 編輯:米妮 校閱:陳秀雯教授 資料來源:https://goo.gl/Q9cLB2 相片來源:https://goo.gl/DcF5Ye

View More 心身症定身心症?

抗抑鬱藥的迷思-心病還需心藥醫?(下)

俗語有云:心病還需心藥醫。世界衛生組織預計2020年,抑鬱症將會成為全球第二大重症,僅次於心臟病。隨著抗抑鬱藥在50年代初次面世,「心藥」由抓不住、摸不透,成為了看得見、摸得到的藥丸。上回講到「心病」的成因和「心藥」的運作原理,這回讓我們繼續探索「心藥」的迷思。 會不會「食到懵」? 上回提到,抗抑鬱藥的運作原理是補充大腦裏的神經傳遞物質(Neurotransmitter)。所以它不是會「食到懵」的毒藥,而是大腦的補品。抗抑鬱藥通常需要在開始服用後一個禮拜後才開始見效,有些患者更會在服藥初期因為未適應藥物而出現副作用如口乾、頭暈、疲倦等。以上種種容易令患者以為自己「食藥食到懵」,而半路放棄治療。但其實只要捱過了適應期,這些副作用便會慢慢消失。最重要的是,患者應該把服藥後的狀況詳細告知醫生,這樣醫生便可以就患者的身體適應情況,調校藥物的份量,又或是轉藥。 「斷不斷到尾?」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患者在症狀消失以後9-12個月內先不要停藥,以減低復發的風險。原因是雖然大腦已經恢復正常運作,能產生足夠的神經傳遞物質,但受損的腦細胞始終比正常的腦細胞脆弱。假如導致病發的壓力來源再次出現,容易令症狀復發。情況正如感冒初癒,我們亦不會馬上去通宵玩樂、做激烈運動,而會多休息、多喝水,以免再次生病。而持續服用抗抑鬱藥就像服用維他命丸一樣,補充對抗壓力的「腦力」。 在減藥的過程中,醫生會逐步調低劑量,患者只要跟從醫生的指示按時服藥,自然藥到病除。 「會不會上癮?」 抗抑鬱藥和鎮定劑及安眠藥不同,並不會令人上癮。患者在減藥的過程中可能會再次出現情緒波動和其他病徵,但並不代表上癮。上癮的特徵是出現耐受性,對藥物分量需求愈來愈大;這和減藥時由於身體未能適應產生的情緒波動是兩回事。當然,如果在減藥的過程中感到身體不適,可以跟醫生商量減藥的速度,甚至停止減藥,等待合適時機才考慮減藥。 隨著醫學的進步和人類對大腦了解的提升,現代研發的「心病」藥物為抑鬱病患者在黑暗中燃起了曙光。除了藥物治療外,患者更可以嘗試「心理治療」,例如「認知行為治療」、「靜觀解壓訓練」、「問題解決治療法」等, 雙管齊下。抑鬱症與其他疾病一樣,無疑會令人憂心,但並非「無藥醫」。若你懷疑自己或身邊人有抑鬱症的徵象,不要猶疑,主動求醫,解決方法可能比想像中簡單呢! 作者:0T 編輯:米妮 校閱:陳秀雯教授 資料來源:https://goo.gl/CPBWt3 相片來源:https://goo.gl/mE9QJV

View More 抗抑鬱藥的迷思-心病還需心藥醫?(下)